广西荔枝滞销,一些互联网公司纷纷出来站台,说是赔钱,也要帮农民摆脱困境,很显然这是一次恰逢其实的营销。互联网企业又能帮农民做什么呢?
广西荔枝丰产却严重滞销,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个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了。
广西荔枝滞销 ,是因为在固有的销售渠道上,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产能的突然增长和销售的迅速下滑都将导致这种状况。
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提高信息流通速率,经营决策要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反应。此问题放到农业流通领域,情况将较为复杂。
荔枝是长周期作物,一个荔枝树从种植到挂果,至少也要五年。这意味着产区面积短期内不会发生大规模变动,产量剧增的因素基本上是丰产这种人力很少能干预的情况。就算知道原有的销售渠道已经不能吃掉产量,农人也不能叫荔枝树少结果。
很多人提出建设冷库,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可以有效处理这种状况。荔枝大量上市的时间过去,价格将会回暖,此时出手,讲可以获得合适的利润。但农业生产者,多数是散户,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浩大的冷库建设。
首先,散户的一个弱点是市场行为能力弱。在整个供应链条中,话语权低,甚至没有。在生产者、经纪人、批发商、零售商的供应链条里,定价议价的权利基本上在经纪人和批发商手里,不光没有权利,若市场发生剧烈波动,风险也由生产者全部承担。
这是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极其不成熟的体现,在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条里,任何环节的上下游组织都应该拥有产品的议价权利,这里需要强调“组织”两个字,没错,在农产品供应链条里,生产者想要掌握话语权,散户是行不通的,需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。
另外,由于散户经营占很大比重,导致农产品经营领域严重缺乏契约精神。
农产品成熟后,由外地客商或当地经纪人组织收购,后大批量流入市场加工销售。散户从未想过要与经纪人签订产销合同,经纪人也不想。签合同不光麻烦,也意味着经纪人将要承担风险。曾有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,但只有合同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时,农户才会将产品交给企业,若市场价高于合同收购价,农户将毫不犹豫的违约。契约精神的缺失,严重阻碍着风险共担机制的建立。
农产品电商企图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帮助农业生产者拓宽销路,但销售,冷链,配送,都需要成本。八毛钱一斤的荔枝,消费者从电商渠道买,两块五一斤,你以为毛利高,对不起,实际上谁都不挣钱。现在电商媒体有情怀,为了借助事件推广影响力,但明年呢,后年呢,不挣钱的事情,不是长久的事。
广西荔枝滞销 ,有人力不能影响的因素,如丰产,如国内外价格倒挂,如政策导致的礼品市场严重下行,但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可以做的。
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,提高市场行为能力,建立风险共担机制,购买保险,建立冷库,提高抗风险能力,才能让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